心血管領域“健康絲綢之路”結碩果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結構性心臟病中心副主任潘湘斌在“民心相通”分論壇上發表演講,分享了他作為醫院開展國際醫療合作工作中的一員,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救助患者,和為當地醫療工作者提供技術支持與幫扶等助力提高所在地區心血管診療水平的事跡,贏得了合作國家、地區的極高贊譽。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孟加拉國留學生孟吉龍在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接受《中國日報》(China Daily)電視訪談時,通過講述他個人在阜外醫院的求學成長之路,闡釋了我院為孟加拉國心血管診療水平提升發揮的積極作用,以及中孟兩國醫療合作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開花結果的過程。他表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是世界上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我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阜外醫院學習和工作,為心血管健康‘一帶一路’事業做出了一些個人的貢獻。”
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打造“健康絲綢之路”以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作為心血管領域“國家隊”,積極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心血管醫療技術合作。一方面,著力搭建“一帶一路”心血管創新與合作平臺,秉承“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綢之路精神,與沿線國家、地區共同探討對于心血管醫療合作的期望、內容、方式和機制,從而推動長期的、切合實際需要與發展的心血管疾病管理與診療的深度合作。另一方面,采用為期兩周至一年的中短期培訓模式,主動邀請沿線國家、地區青年醫師前來醫院進行培訓學習,同時派出專家為當地培養心血管醫療技術隊伍,展開教育培訓和學術交流。
截至目前,我院共與印度尼西亞、緬甸、柬埔寨、烏茲別克斯坦等20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穩步建立與沿線國家心臟中心的溝通、合作機制,共同建設心血管領域的“健康絲綢之路”。